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,增强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?
面临融合转型的新形势、新问题,高校校园媒体该如何发展?
5月26日,由《中国青年报》、中国高校传媒联盟、西南交通大学共同举办的“融合正当时校媒再出发”中国高校校园媒体发展论坛聚焦以上问题,探讨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、校园媒体与共青团的建设。此次论坛吸引了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30余所省内外高校参加。
上午9点,主论坛暨专家学者报告会在犀浦校区一号报告厅举行。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,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、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秘书长董时,人民日报社数据新闻与可视化实验室主任关玉霞,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执行秘书长曹竞,北京首都高校传媒联盟秘书长李新玲以及共青团省委、共青团市委相关领导,中国青年报相关驻站领导和记者出席了主论坛。主论坛由学校党委常委沈火明主持。
“推动社会进步,服务青年成长”,董时在致辞中介绍了作为共青团中央机关报的《中国青年报》的办报宗旨。随后,她介绍了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情况。目前,已经有5000多家成员单位,594位签约理事单位。她说,今天我们相聚于此,将共同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、校内媒体发展进行探讨,衷心希望各位老师同学在此有所收获,也希望大家能够感受中国青年报的文化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魅力。
关玉霞以《从“国策说”到“中央厨房”》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。介绍自己在媒体的相关经历后,关玉霞表示,媒体在朝着轻量化、数据化、移动化方向演进。个性化时代呈现自媒体轻量化特征;大媒体时代呈现轻内容重传播;大数据时代呈现技术重构内容特征。在融媒体时代,渠道资源碎片化、增值化,渠道的垄断性、主导性被打破,多平台到达成为必然趋势。同时,大数据将助力内容生产、输出与交互。在大数据重塑媒体运作过程中,将带来更高效的内容生产,更精准的用户触达、更个性化的实时互动。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加强、人工智能地不断发展,未来媒体将会成为连接新闻叙述者和新闻制作者的桥梁,未来新闻就是体验新闻。在阐释概念后,关玉霞结合自身工作详细介绍了央视“国策说”是如何通过大数据进行节目创作与融合;介绍了人民日报“中央厨房”全媒体平台在业务层面、技术层面、空间层面的构建。
董时以《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如何用内容和服务贴近青年》为题进行了分享。她介绍了互联网信息时代的特征,即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的操作系统。目前,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家的生活,并塑造大家的生活。三位一体的互联网模式则是通讯+媒介+生活。在互联网时代,新媒体传播特征为点对点、网状传播模式。同时,互联网也对文化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:传者覆盖被用户决定所挑战;大众传播与网状传播共存;看门人机制转换为节点机制;UGC与PGC内容差异融合;文化传播全球化与部落化并存;传统主流媒体面临新媒体竞争;民间文化、草根文化、网生代文化、娱乐文化话语权壮大。介绍互联网冲击下的传统媒介与主流文化、互联网时代媒介影响的战略转变后,她用案例展示了中青报的融媒小厨实验和中国高校媒体联盟。
在主题演讲中,徐飞从对“融合”的理解、对校园媒体的期许展开演讲。徐飞表示,媒体融合是发展规律、历史必然。无论传统媒体,还是新媒体的发展都应该遵从规律、顺应规律,才能事倍功半。传统媒体要自觉地拥抱新媒体、自觉地与新媒体开展融合。新媒体也应该“回归”,在重视平台、渠道、技术的同时,不应忽视内容建设。"王字,三横一竖。三横,是哪三横?是内容,是技术,是渠道。一竖,就是融合!媒体融合,才能为王!"徐飞认为,未来,媒体只有整合了技术、渠道、内容,才能更好、更有效地发展。
对于校园媒体,徐飞提出两点期许:第一,校园媒体要围绕“校”字做足文章,深刻理解“大学”内涵,在关注实际问题时,也要超越现实,拥有彼岸情怀;第二,校园媒体要胸怀祖国、放眼世界,走出校园,关注社会热点,勇敢发出声音,引领思想。
下午,“教师论坛”“学生论坛”“《交大青年》创刊20周年发展论坛”三个分论坛在犀浦校区举行。
三十余所高校校园媒体指导老师出席了教师分论坛。本次论坛由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副秘书长蔡华丽主持。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许金砖基于学校新闻宣传工作,讲述了校园媒体融合的五个“一”工程——运行一套机制,平台一马当先,形式一鱼多吃,队伍一呼百应,人才一专多能。随后,中山大学、四川大学、吉林大学、华东理工大学、清华大学教师代表进行发言。最后,蔡华丽提出,面对新媒体冲击,校园媒体要关注媒体变化局势、适应媒体环境;面对媒体视觉化趋势,校园媒体应在视频领域主动思考、开拓创新。
学生分论坛上,西南交通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、四川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中山大学等校园媒体学生代表出席了会议。西南交通大学青年传媒学生代表汪裴从建设情况、发展阶段和取得的成效、基本经验、工作反思四个方面对学校校园媒体进行简单介绍。随后,四川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、四川高校传媒联盟、河北大学、兰州大学、中山大学、西南财经大学等学生代表交流了校园媒体建设、校园媒体工作经验等内容。
《交大青年》创刊20周年发展论坛上,人文学院党委书记、常务副院长向仲敏,人文学院学生工作组组长曹乔,校团委副书记、《交大青年》现任指导老师何诣寒,《交大青年》首届主编、1996级校友后璞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。《交大青年》作为学校团委机关报,自成立以来为引领交大青年学子风潮,为交大青年学子提供精神食量。向仲敏表示,作为曾经的指导老师,与《交大青年》共同成长的经历已成为厚重的情怀,成为青春回忆的宝贵财富。后璞向大家讲述了他在《交大青年》的工作经历。见证《交大青年》创刊20周年纪念日,他感慨道,“《交大青年》在这,我的青春也在这。”曹乔认为自己在《交大青年》工作的经历值得终身回忆。何诣寒认为在互联网冲击下,如何使《交大青年》更好发挥作用、延续自身风格,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(作者:夏小童 学生文字记者:刘小泽 陶玉祥 王天美 学生摄影记者:郭凯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