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盟动态

首页 >> 联盟动态 >> 正文

川内高校聚焦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广播的发展

来源:新闻中心记者团  作者:陈立群     日期:2014-03-20   

面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,广播等传统媒体将面临严峻的考验。为深入探讨高校广播发展的应对策略,校广播台“声音穿越60年”台庆系列活动——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广播的发展”论坛适时举行。

6月8日下午3点,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广播的发展”论坛在犀浦校区图书馆二楼第三会议室举行。本次活动由我校广播台主办,邀请了党委副书记朱健梅,宣传统战部副部长、新闻中心副主任朱正安,组织部副部长刘长军,学报编辑部主任闫月勤,峨眉校区宣传部副部长颉芳和《中国青年报》成都站记者王鑫昕作为与会嘉宾;来自西南财经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四川大学、西华大学、我校峨眉校区广播台的同学们、我校广播台老台友和我校各新闻中心的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
朱健梅副书记指出,校广播台自1952年成立以来,在全体师生学习、生活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尤其在汶川大地震时期,广播台传播信息、安定人心,给人们以心灵慰藉。朱副书记强调,广播台宣传国家党政方针政策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、学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等,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起了不小的作用;并努力贴近学生生活,充实学生课余时间。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受到不小的冲击,但广播有很强的生命力,会成为学校重要的宣传阵地。

朱正安副部长作了《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广播发展的应对策略》主题演讲。朱副部长表示,网络、手机报的高速发展,报纸、广播、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冲击,高校广播台应转变发展模式,找准定位,敢于突破,敢于创新,寻找吸引受众的地方。朱副部长强调,广播台以声音传递信息,首先要改善硬件条件和技术手段,提高音质水平。互联网等新媒体高速发展,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,实现网络广播化;打破传统广播台封闭发展方式,借鉴社会电台和互联网的发展思路,开发新栏目,用文化的眼光看广播。广播台还要加强队伍建设,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采编、播音培训,培养采编一体化全能型人才。

《中国青年报》成都站记者王鑫昕解读了传统媒体人的定位,传媒人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尊重常识,尊重读者。面对互联网中虚假信息泛滥,他说道,“新媒体不可怕,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内心触动永远有生命力。”

西南财经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四川大学、西华大学和我校的广播台学生负责人、峨眉校区广播台指导老师孙鸿林分别作了主题演讲,交流了自己对高校广播发展的看法。

当记者问及对广播台现状的评价和未来发展的期望时,朱健梅副书记说道,学校十分重视广播台的发展,在硬件和软件上投入很大。广播台跟上潮流发展,深受老师和学生喜爱,广播台做得很好。广播台针对性和实效性强,受众需求大,对广播台未来发展充满信心。(学生编辑:王楠楠)